欧洲杯“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教育部创新团队在国际著名生物学刊物Current Biology上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5月5日,欧洲杯“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在国际著名生物学刊物Current Biology (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 Carboniferous Mite on an Insect Revealsthe Antiquity of an Inconspicuous Interaction”(石炭纪昆虫身上的螨虫揭示了一个古老而又微妙的互作关系)。

  携带传播(phoresy)是指较小的一个生物被一个大的物种携带并传播到其他地区,但前者并不对后者产生任何危害。这是许多生物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不同物种间重要的共生关系之一。现生螨虫和其他动物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关系。研究这种共生关系对防治有害动植物和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螨虫是一种古老的节肢动物,起源时间可追溯至距今约3.9亿年的泥盆纪,但目前仅在极少数的琥珀中发现了古老螨虫与动物的共生关系,螨虫和其他动物相互作用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鲜为人知。

  2008年以来,任东教授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Olivier Béthoux博士一直在宁夏中卫距今约3.2亿年的石炭纪地层中采集昆虫化石。历经8年的努力,终于在古直翅目昆虫化石(Miamiamaimai-隐脉糜螽)的后胸上发现了体长0.8mm的螨虫,通过一系列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在甲螨亚目混居甲螨总股(Mixonomata)下建立了一个新科(Carbolohmanniidae-石炭甲螨科)和一个新属种(Carbolohmanniamaimaiphilus),并将混居甲螨类的起源向前推进了约2.5亿年。研究工作首次利用同步辐射三维显微成像、电子扫描显微镜成像等技术,综合埋藏学、形态学、生态学、系统学等多方面证据,全方位、多角度证明了该“搭便车”的螨虫和大型直翅目昆虫(Miamiamaimai-隐脉糜螽)是携带传播的关系,这是最早的螨虫被昆虫携带传播的行为。这一成果比之前报道的最早的昆虫携播记录要早约2.35亿年。由此这个石炭甲螨就成为了迄今为止生物演化历史中最老的“搭便车者”。研究者还结合现生甲螨的生活习性,推测携播对螨虫具有运输和保护作用。

  该论文是欧洲杯任东教授和研究生崔莹莹、李颖楠联合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巴黎大学、俄罗斯科学研究院、凡尔赛大学等6个单位9个作者合作完成的。欧洲杯任东教授为责任作者。

  《Current Biology》是Cell出版集团旗下的著名刊物,属于生物学综合领域的顶级刊物之一,近5年来的平均影响因子为到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