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以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为第一单位,高太平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任东教授和高太平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综合类刊物《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白垩纪中期琥珀中取食恐龙羽毛的新昆虫》( New insects feeding on dinosaur feathers in mid-Cretaceous amber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最早取食恐龙羽毛的一类外寄生昆虫,提出了昆虫食毛行为至少起源于白垩纪的中期,填补了食毛类昆虫早期起源和演化的空白。中国科学院印象初院士、我校客座教授史宗冈博士、中国科学院徐星研究员共同参与了该项研究。
虱子等食毛类昆虫以寄主的毛发和皮屑为生,使宿主奇痒无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对家养宠物、牲畜都造成很大的危害。然而有关食毛类昆虫的起源时间和早期演化却知之甚少。
高太平等人一直从事外寄生昆虫起源演化的研究。在检视和分析了2000多件琥珀之后,终于发现了两块含有羽毛的琥珀,其中一块有9只体型小于0.2mm的昆虫分散在羽毛的周边,有几只利用足和触角紧紧抓在羽毛上。基于这些昆虫独特的外形特征,建立了一个新的昆虫类群——中生食毛虫科。中生食毛虫有着头、胸、腹近于等宽的身体,咀嚼式口器,小眼睛,短短的触角顶端有着三根长刺,短小的足有爪和两根长刺,有助其抓住宿主的羽毛。琥珀中羽毛的羽小枝出现断裂,在靠近羽茎的位置形成破碎的空洞,明显是中生食毛虫若虫咬食之后的结果。这项研究成果表明食毛类寄生昆虫伴随着有羽恐龙和鸟类的繁盛就开始出现了,白垩纪中期的中生食毛虫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报道的最古老的食毛类昆虫。其独特的外部结构为了解食毛类昆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Nature Communications 作为 Nature 旗下的综合类子刊,发表包括心理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在行内认可度颇高,其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11.88。
该成果引起了国际主流媒体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美国的“科学( Science )”“发现杂志( Discover )”“美国有线电视CNN”,英国的“卫报( The Guardian )”“独立报( Independent )”“每日邮报( Dailymail )”“自然亚洲网站( Natureasia )”,西班牙的 “世界报( El Mundo )”等均做了相应的报道,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该成果受交叉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标志着我校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和交叉科学研究院在生物学学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成果还受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516-4#article-info